close

76442

photo by xframe

面對第一次寫研究的人,可能會對此領域感到陌生,甚至不知所措。我列出幾個過來人的建議,以及自己的經驗作為分享,提供給跟我一樣的新手與嫩草,從零開始踏入論文的世界吧!

這篇主要分享如何選擇適合的指導教授,並且如何做聯繫,開始自己的論文研究。
 

難點一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指導教授
專業領域契合、想法觀念、步調越接近越好!

指導教授與研究生就像是長期合作的夥伴,可以由下列幾點作為參考:
1.瞭解自己的特質
   如:
   喜歡被催→可以找嚴格一點的
   自律、按照自己的步調前進→可以找free一點的
   想要投稿期刊→可以找投稿經驗厲害的
2.從認識的人打聽教授的風評,
   或親自上教授的課程
3.瞭解指導教授的專業領域
4.閱讀指導教授的相關研究
5.閱讀指導教授指導的研究論文

難點二、如何聯絡陌生的教授
有禮貌地寫信,簡略說明自己的想法、專長、興趣和相關的研究說出來。

可以參考我的寫法如下↓
*為了排版方便觀看,所以有些句子有斷行,可再斟酌調整。

信件名稱:致 O教授拜訪信
(還不認識教授的時候,以姓氏尊稱對方較有禮貌)


O教授您好:

不好意思,在百忙之中冒昧打擾您了!
我是目前就讀OOO研究所,   (研究所名稱)   的研究生OOO。
大學時專攻   (專業領域)   ,對   (議題、研究內容)   有興趣,
目前想針對   (研究主題)   作探討。
久仰您在  (教授的專業領域)  的大名,
希冀我的碩論也能在此領域鑽研,

不知您   (清楚可選的時段,包含星期、日期、時間點等)   

是否有哪個時段方便,能親自拜訪您呢?

不論如何,先謝謝教授撥冗回覆!敬祝

順心平安

後學者 OOO 敬上
 (附上個人信箱、聯絡方式) 

 

難點三、如何展開第一次的meeting?
將自己的想法呈現在A4上,可在前三天內寄給教授,或印出當天攜帶過去,增加討論效率,我主要會分為下列幾點去討論:

【研究方向】
舉例:研究方法→質性研究
舉例:教材研究→教科書認知負荷研究


【個人專長】
舉例a:某某比賽成績亮眼
舉例b:某某領域專長


【相關研究】
*此處以教育研究的領域作為舉例,建議可以使用APA格式(一個廣為接受的研究論文撰寫格式)整理。

舉例a:
王如哲(2010)。解析「學生學習成效」。評鑑雙月刊,2762-62
舉例b:
陳密桃(2003)。認知負荷理論及其對教學的啟示。教育學刊,2129-51

【請教問題】
舉例a:如何安排做研究的時間與進度?
舉例b:如何找到最適合的參考資料?

【論文標題名稱】
1.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2.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難點四、如何開始撰寫論文?
找一些與自己研究上較類似的論文,做為研究上主要的參考對象,可以快速地幫助自己學習論文的格式、列點方式、寫法等等。

難點五、與教授的關係拿捏
還不熟悉教授的模式怎麼辦?可以透過信息溝通、詢問,或是找同個指導教授的其他研究生一起努力!

我有個朋友因為時常找不到指導教授而感到困擾,於是與其他研究生共同約教授在同個時間meeting,因為是研究生共同約的時間,就順利地約到指導教授了呢!

難點六、還沒有動力怎麼辦?
很正常,因為是這一份不太容易的事情
瞭解自己內心的需要,重新安排生活,考量自己的能力、專注力,記得把喜歡的事情安排進去,並且保持運動、良好作息與好的心情。

如果需要有人陪伴,可以找朋友一同寫論文,增加督促的效果。疫情期間可以線上meet開鏡頭,並記得在固定時段之內關麥克風,如果想要聊天,可以規定在時段以外的時間聊天,其實聊天有時候也是很重要的喔!可以提升精神之外,還能繳活腦袋瓜,對論文有所幫助,所以不用刻意壓抑想要聊天的慾望

 

如果喜歡研究所系列的文章
歡迎關注、留言、分享
讓我們一同為論文而努力吧!

arrow
arrow

    初星 true shin★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